01聞所未聞心踴躍
〈五百弟子受記品〉針對座下弟子的千二百位常隨眾作授記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在這一品中是被授記的第一位…
Read More在上一品〈化城喻品〉,佛陀講述了他與法華會中的五百弟子,從久遠塵點劫前以來的因緣,也就是表示,接受佛法不是只有一生一世,修行需要長久的時間。接著在〈五百弟子受記品〉,佛陀就開始為這些弟子授記,這是為了佛法要流傳到後世,讓大家知道,這些人修行的過程是這樣,將來他們能夠成佛。
這一品的開頭,佛陀首先為「富樓那彌多羅尼子」授記。佛陀讚歎富樓那從過去累生累世以來,致力於護持、弘揚佛法,是眾中「說法第一」的弟子。其實富樓那已經具有大乘菩薩的修行,然而為了協助佛陀度化眾生,他顯現出小乘聲聞的形態。如此「隱大顯小」,就是要現出與大家一樣的身形,共同生活,以便在修行者中引導大家。
接著佛陀開始為會中一千二百位弟子授記,並於其中舉出以大弟子「憍陳如」比丘為首的五百位弟子,預言他們未來將成佛,佛名同為「普明」。
五百弟子欣喜接受佛陀授記,共同以「衣珠喻」這個故事作為比喻,來向佛陀表明,佛陀久遠以來的教育,就如早已將一顆寶珠,為弟子繫在身上了。無奈大家還是沉醉於煩惱當中,無法具足對大乘菩薩法的信心。如今在佛陀的調教引導之下,大家已經「回小向大」,開始懂得要走向大乘菩薩道。
簡稱「富樓那」,華言叫做「滿願」。
尊者出生之前,他的父親為了祈求得到孩子,在江邊向江神祈禱賜子,此時剛好江水滿了。祈求之後,又夢見七寶器,盛滿珍寶,夢中寶物進到他夫人的懷裡,果然他的夫人懷孕了。這就是尊者的誕生過程,滿了父親的願。
富樓那尊者善解人意,用心輔導觀念偏差的人,又叫做「滿慈子」,華譯為「善知識」。尊者本為菩薩化現之聲聞,與僧團大家同樣是出家、聽法,不過他比較特別,能深心體解佛陀教育眾生的心意,願意說法、傳法,時常在外弘法,在佛的弟子中是「說法第一」。在這一品中,佛陀為他授記,未來成佛號為「法明」。
阿若憍陳如,譯為「瞭解」的意思。
佛陀在樹下成道之後,於鹿野苑為五位弟子說法,尊者聽佛講說「苦、集、滅、道」的道理,用尊重的心接受佛陀的教法。在佛陀初度的五人中,是第一位聽懂佛法的人,因此以阿若憍陳如尊者為首。
在這一品中,佛陀為憍陳如授記,未來要再供養六萬二千億佛,意思是要斷六萬二千億的煩惱。將來成佛時,名號曰「普明」;而五百位弟子也同時受記,未來依次成佛,佛名同為「普明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