往常,總會利用農曆年,或者花蓮勤務的因緣回精舍走走。歷經三年Covid-19疫情,我也將近三年沒回精舍。一看到社區群組分享出朝山訊息,剛好又在假日,立刻報名。

說起朝山,以往因為承擔紀錄勤務,多是「看著」他人朝山,自己實際感受的經驗很少,都快忘記是什麼感覺了。於是,我決定給自己來趟單純的朝山,而沒有承擔真善美勤務。趁此,讓自己的心回歸起點,純粹感受一切。

搭上往花蓮的火車,內心很興奮。十點多抵達精舍後,由德根師父帶著我們巡禮。師父藉著一景一物,分享好多法。記得走到菩提大道中段時,師父突然問了眾人一個問題:「大家有無思考過,要如何回報上人對我們的愛?」他請大家要認真思惟。

聽完師父的提醒,我默默的擦眼淚,心想著:「我也問過自己這個問題啊。」

一個人很渺小,我的力量也不大,我能如何回報這份愛?「不因渺小力微而不為。」就算只是0.1,只要每天堅持往前,就是前進。把真善美團隊「箍」好,把勤務及薰法心得好好的做,留下美善紀錄,就是我能給上人的實質回報。

今年的朝山,實際需要跪拜的長度僅有四十七公尺,相較往年,「感覺」容易許多。事實上,戴著口罩,邊唱誦佛號,還要頂禮跪拜,很快的呼吸開始急促,這四十七公尺開始「感覺」漫長。

「順著因緣,接受它,內心就不會糾結。」此時,腦海浮現德根師父上午的法語。「路是對的,就直接往前走,不要遲疑。」起身時,大殿就在不遠處,那裏就是目標。告訴自己:「堅持住。」慢慢調整呼吸,到達大殿禮佛後,發現早已汗流浹背,內心卻是無比舒暢。

身為真善美志工很有福,總能因為紀錄,而參與很多活動,或者走到其他功能領域,但大多無法深入其中。回歸起點,把自己淨空,從心學習,從新體會,將能看見不同樣貌。回歸起點,從心感動,更能契入受訪者的心,寫更多美善。

文字:陳清香
攝影:林群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