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般的經典,佛陀說法多半是因應弟子或菩薩的啟問,或是有狀況、有境界、有事情發生,順應這些因緣之下,而作開示。《法華經》則不同,佛陀先以入定放光,引起眾人的好奇與注意,當大家的心神都專注凝聚的時候,佛陀就一改往例,主動開口說法,所以在序品中讓大眾聚焦,到了方便品就暢演本懷。
當佛陀漸漸從定中出定,「三昧安詳而起」,坐在那裡,慈眼看眾人:大家想要求法的心是否整齊時,眼光來到舍利弗身上,對他說:「諸佛智慧甚深無量。」其實靈山會上的大眾很多,從十方諸菩薩都來了,這麼甚深無量的法,為什麼佛陀不對其他的法身菩薩說,而選擇舍利弗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