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幾年前,那時候慈濟沒有手語, 上人也不講手印。我就剛好進來受證,師姊就說你來比手語,我說不要,你們臺上比臺下比,好像在帶團康!她說那你覺得怎樣比較好呢?我說至少要編一個隊形,美美的,透過這個隊形,讓人家了解你這首歌的意境是什麼。她說好啊,這樣你來編。
編完了,我們就也做了很多道具, 上人來到臺北分會,歲末祝福要開始了,沒有人要上臺了,為什麼,因為每個人都說一定會被罵,我們是一個佛教的團體,我們是一個修行的團體,怎麼可以在舞臺表演?
大家一看到 上人來,全部打退堂鼓。我心裡就想,都編了也都練了,我說不然這樣好不好,我們照這樣演,如果 上人很生氣說你們在做什麼,我一定會跟 上人說, 上人對不起,因為我剛受證,我搞不清楚,我說 上人都是我,我就跟他們說,如果 上人罵我一定會這樣承認,如果 上人說很好,也是一個機會。
後來就找六個人,那我們就上去,比完了一下臺,上人說好美,這就是我要的,你們都回去請假,然後跟著我全臺灣歲末祝福,來帶動佛教的美、慈濟之美。 上人就這樣講。
我現在回過頭來想,如果不是 上人,可能會說你們在做什麼,一定會這樣,連師姊都會這樣了。
上人多幽默,我們第一年有一首臺語的感恩,然後千手動我們就有一個千手觀音,每次都有人拍手,可是有的地方沒有人拍手拍手, 上人到我們千手動,只要沒人拍手,上人都會跟慈暘說趕快拍手,就是說其實也是滿幽默的。
其實 上人他不是只是在看演出,他都在醞釀,有一年他就跟我說,就不要再用慈濟歌選了,你開始用經藏,所以我們就有了三十七道品,有了父母恩重難報經,其實就是從歲末祝福, 上人就一年一年的這樣醞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