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概就是國中的年紀,從我媽媽她開始接觸慈濟,然後成為會員,然後我們也去參加全省的聯誼會,去花蓮參訪之後,開始了解到我們慈濟有四大志業。我們有一個法音宣流,就是我們的慈濟世界的廣播,那個時候,我們大概都是利用禮拜天,然後很早的時候,我媽媽帶著我們家三個小孩,就搭著火車,從臺北來到花蓮,很晚了,才會回家

就是,一路上就是很充實的一個行程,我們參觀了靜思堂,就是以前稱做紀念堂,然後還有醫院,因為我們算是慈濟的會員,我們大家就是點點滴滴,愛心的匯聚,就是打造了一所心血而成的醫院,所以我們一直想要來看這一所醫院;還有就是護專,那時候護專也剛蓋好,所以我們也去看了護專的,我們的第一所的教育志業體。

當時我記得,我們是在現在靜思堂,對面的書軒的那個位置裡面,舉辦了全省聯誼會,就是我們那時候的建築物,其實是結構體已經好了,可是內裝還沒好,那可能就是搭個布幔這樣子,然後就是小小的空間,坐了滿滿的人,列車好像都是十幾臺、二十幾臺,就是慈濟列車,然後就是聆聽 上人的開示。

然後還有聽師兄師姊的講座,記得印象最深刻就是說,我們每個月還有一個,為當月份的壽星來慶生,然後就會從 上人的手中,接到了我們的一份,精舍師父所做的禮物,我記得是一個兩顆蠟燭,然後外面就是一個,好像我們那桌牌的樣子,然後蠟燭在中間,那時候我一直有保留著這一份禮物

因為我覺得在當時小小的我而言,我們家是不過生日的,那第一次就是,是在慈濟這邊過生日,特別有這種家庭的那種溫馨,很親切的一種感覺。在那個年,那一段臺灣經濟起飛,臺灣錢淹腳目那一段時間,其實臺灣開始就是從農業社會,轉到了工業社會 商業社會,社會人心開始有一點混亂 動盪,人心不調的那個時代裡面,其實人們更需要一個安定的力量,那其實就是宗教。

家庭富起來了,然後爸爸就會染上一些不好的惡習,那也因為這樣子,夫妻偶爾就會有一些爭執,那於是在這個情況之下,我媽媽也會想要說,應該要去找到一個,真的去解套的方法,那於是就接觸到,在國父紀念館聽到,上人的一場的開示,就於是覺得說,這才是我們真正要去追求的,人生的一個方向跟目標。我就這樣一步從會員,那一步步走進來成為委員慈誠,那後來也就這樣,度化了我爸爸一起進來做慈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