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從此岸到彼岸的工具為乘】

2015.7.28 五乘六法正遍等覺

法華經<譬喻品>

心,心靈三界這種欲,有了身體欲的需求,欲有口欲、男女的欲,還有無邊際的貪為己有,很多東西,我們都要貪這欲界,讓我們很苦,造了很多的業。這「欲」是因為外面行行色色,誘引我們,除了我們的內心,外面的境界以外,無形的煩惱等等。

所以一個人的身體裡面,身心都無不是非常牢固,很無常(如車禍、生老病死…..)這個人生的過程有這麼多,我們都一直不知道,每天每天都只為了欲念,習氣「為所欲為」這是凡夫愚昧,所以「智者觀之當生厭離」有智慧的人,我們要常常了解這種欲那麼多,惹得了我們身心憔悴,身心很苦。

我們若懂得放下,利用我們的身體,叫做「載道器」有身體才能夠修行,沒有這身體,就沒辦法修行,有身體我們能夠結大福緣,造就這種種人間處事、出世的福。我們若希望我們要學佛,我們是能夠成為有智慧的人,我們所看的東西和一般,我們就要不同,我們要時時自我警惕,自己的身內,這種無形的行蘊,在進行著老病的過程。不斷不斷接近死亡的境界,我們還有什麼好貪戀在外面的形形色色呢?

要趕緊利用現在身體能用時,我們要好好來修行,這是智者,智者看到外面,想到自己的身內那麼不乾淨,做了這種的觀想之後,那就是「當生厭離」這世間的東西還有什麼好爭取?世間男女欲愛,有什麼好處?何必這樣為了男女情欲,造成人生身敗名裂等等,或者是男女之欲,若來了很多人生的痛苦,這若是有智慧的人,就嚥氣他,而且是恐畏,會怕,遠離這種色情欲念。

「脫離苦集 除惑就道」因為我們了解我們的身體,就是這麼不乾淨,外面的事物我們應再體會,這種的「苦」「集」,我們要趕緊脫離,這樣必定要「除惑」趕緊「就道」,這種「惑」除掉我們,才能更用心入「道」來。

 

● 人身有三十六不淨物,分為三類 ●

  1. 【外相含十二】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髮、毛、瓜、齒、眵(眼屎)、淚、唾(痰   唾)、屎、溺、垢、汗、涎。
  2. 【身含十二】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皮、膚、血肉、筋脈、髓、舫、膏、腦、   膜、骨。
  3.  【內含十二】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肝、膽、腸、胃、脾、腎、心、肺、生    臟、熟臟、赤痰、白痰。

上人開示:「人生的最後,這個整體的身體,還不都是水歸水,就是肉爛了也是歸地,到底還有什麼?什麼都沒有,偏偏我們卻造成了很多『有』的業。人間造成了很多的災難、業力,都是在這個身體三十六物,這個身體、不淨物,這都在造作。所以各位菩薩,學佛我們真的要用心,注意外面苦、集、滅、道,注意身內就是不淨,『觀身不淨』、『觀心無常』等等,這一切一切,我們就應該時時自我警惕,要多用心」


【有五百人。止住其中】
這五百人是要表達什麼呢?要用心體會。 「五百人」就譬喻「五乘」五項。五百人喻五乘,使令各到具果地之教法,名為乘
(從此岸到彼岸→用什麼工具→叫「乘」)

 

「乘」就是乘載的意思

  • 竹筏是一個載一個人
  • 小船可能一船載四五個人
  • 大船可能可載幾百人幾千人

延伸閱讀>>>此篇筆記來自<靜思妙蓮華>第618集